病原揭秘,疾病治疗和预防的曙光
——同济伟德vb病原生物学系病因研究案例回顾(一)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寄生虫、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和其他媒介(微生物重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是导致人和动植物患病的根源。当一种传染病开始流行时,寻根溯源找出病原体,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从而制定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防治措施。因此,病原体的确定和溯源至关重要。
病原生物学在探索病因、寻找病原学证据的开创性工作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近一个世纪中,同济伟德vb病原生物学的先辈们以其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揭开了一个又一个新发疾病的谜底,为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流行区的预防控制策略作出了卓越贡献,反映了病原生物学系先辈们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格物穷理,求实、奉献、创新和协作的科学家精神。本文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对病原生物学专业大师们的事迹作一简要介绍,以期让读者了解公司病原生物学家的科学研究和感人事迹。
1930年代,姚永政教授调查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曾经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早期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非常有限。1930年代姚永政教授先后开展了南京(1931年)、浙江开化(1933年)、南京汤山(1933年)的血吸虫病调查,之后又以病例的诊断为线索开展了江苏镇江(1934年)、江苏宜兴(1936年)和广西宾阳(1938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新的流行区,为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1934年9月,某兵团两名士兵因病至南京中央医院治疗,诊断结果一系血吸虫病,一系姜片虫病。姚永政教授闻讯,即赴该院查询,得知患者起病于镇江团部,并获悉同样病症者还有约数十人。鉴此,姚教授于11月7日偕同助手2人,卫生稽查2人,前往兵团驻地进行寄生虫病的调查。该团部669人,经粪检普查,血吸虫病6.87%,钩虫病10.31%,蛔虫病25.26%,姜片虫病0.6%。在士兵练习游游的甘露寺右侧河边,检获阳性钉螺。姚教授对兵团及驻地周围居民提出防治指导意见,包括急需处置的事项和根本防治的一系列办法。
1936年5月中旬,有人游览江苏宜兴善卷洞,见一少年导游鸠形鹄面,身躯矮小,面黄腹肿,据说该症状已有数年。姚永政教授闻讯后,偕同1名技术生,携带药械前往宜兴县实地调查。在少年导游生活的祝棱村,姚教授通过显微镜检查,在少年及另两名同类患者大便中发现大量血吸虫卵,因此将其确诊为血吸虫病,立即带至城内县立医院免费收治。此外,在祝棱村及宜兴县城城墙外检获含有血吸虫尾蚴的阳性钉螺;并进行动物感染实验,首次证明宜兴县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并提出综合防治该地血吸虫病的一系列措施。
1938年初夏,姚永政教授受托赴宾阳县王灵乡调查“大肚病”。6月5日,姚教授首次检查王灵乡大肚病患者6名,于其粪便中均查见血吸虫卵,揭示了大肚病的病因。由于该区域村民肝脾肿大及发育障碍非常普遍,随后对该乡开展大规模普查,每个待检者先用粪便涂抹法查4次,阴性者再用毛蚴孵化法检查,最终确定人群血吸虫病阳性率为55.5%(106/191)。
姚教授在王灵乡秀山与村庄之间的小溪和田沟中寻获甚多钉螺,经解剖钉螺阳性率7.9%(72/916),家兔感染试验检获血吸虫成虫。因钉螺外形与其他地区钉螺有差异,遂送交国际螺蛳专家Bartsch请予鉴定,该地区钉螺被断定为一新种,命名为姚氏钉螺(Oncomelania yaoi)。
另外,据当地三位80多岁老人回忆,在他们幼童时,半数住户均有此病,男性居多,得病后5—10年内即死,据此推算血吸虫病在该地至少流行了60年之久,但从未有研究报道。通过广西宾阳县王灵乡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姚永政教授首次报道了广西境内存在血吸虫病的流行。
1938年姚永政团队在广西宾阳调查“大肚病”。左为毛蚴孵化法检查血吸虫病。杨文远(右)。
1938年姚永政团队在广西宾阳调查“大肚病”,在王灵乡野外采集钉螺。
1940年代初,杜公振教授调查川南之严重的地方病——痹病
痹病,川人土语读pa,俗称麻脚瘟,曾流行于岷江流域的一种地方病。其主要症状为肌肉麻痹,由四肢末端开始,渐及躯干部,神志始终清楚;重症者,则以呼吸肌麻痹心脏停止而死。痹病起于何时,无典籍可稽考,1940年初据川南疫区人民传说,从前虽有此病,但不如近来之多,尤以1939年以来更为猖獗。
川南地处偏僻,文化落后,抗战爆发之后,科学人才西迁,此病才有机会成为科学家研究之课题。1940年恰逢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宜宾李庄,同济人目睹痹病对当地百姓的危害,艰苦办学的同时攻克了痹病的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和预防难题。
1941年秋,宜宾发现痹病多起,时同济大学医学院杜公振教授将该病加以深入研究,发现该病系由为当地食盐中钡所致,并将研究结论及时向社会公布,以尽快科学救治病患,并切断了危害之根源。10月30日,《战时医政》发表杜教授“川南之麻脚瘟(即痹病)”一文,编后记评论云:“本期‘川南之麻脚瘟’一文,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川南麻瘟病,有呼为‘巴病’或‘怕病’的,久已为医界人士所注目,但对于该病的原因和本质,似尚未有定论。本文作者同济大学杜公振教授,就这方面作了详细慎密的研究,而肯定该病系因食盐中所含钡质中毒所致,并提出极有价值的意见,以供当局之棌行。杜先生对于该病的学术研究已做了开道的工作,给与我们以极有用的南针和极可贵的参考资料,使我们深为我医学学术界庆。”
1942年2月,《西南医学杂志》发表驻重庆记者通讯:杜公振谈桥盐含钡问题(川南麻脚瘟之病源):“川南之麻脚瘟(即痹病),自经同济大学研究证明为五通桥盐含多量氯化钡所致后,甚为社会注意。旋经盐务当局否认此病与桥盐有关,兹据同济大学公共卫生学教授杜公振谈称,桥盐含钡,盐务方承认只含百分之一至四,惟据该校化验,病人所食之盐均含百分之十五左右,此盐对实验动物亦有毒性,滇盐井盐则否。用纯粹之氯化钡亦引起同样病征。痹病尸体解剖亦发现钡中毒病变,并自尸体胃中检出钡质,故认此病为钡中毒无疑,并以百分之一至四之钡量,已为过高。”
1942-1943年,杜公振和邓瑞麟等教授继续深入系统地研究痹病,包括临床表现、动物试验、尸体解剖、中毒试验、患者人群、地理分布、制盐技术、治疗等相关问题。他们发现病人发病快,轻重不一,死亡率4.5%,有复发者,复发多次后常难以治愈。以患病者食用的食盐饲喂家犬动物使动物发病,并检测到食盐氯化钡含量为25.69%(市售毒盐)和20.74%(患病者所食毒盐),证实了毒盐中的氯化钡为祸首。尸体解剖显示病人及试验动物胃肠道充血并有出血点,肾脏充血。病患多为贫苦的体力劳动者,吃了含盐多的素食,并且食量很大。该病发生于含钡食盐之销售区。食盐制备所用卤水来自地下300米,含有氯化钡及其它成分,制备时最先结晶的巴盐含钡量很低,在最后结晶的上层,颗粒状谓之渣盐,含钡量很高。渣盐混入先结晶的巴盐销售,造成了痹病的流行。硫酸钠、硫酸镁均为有效之解毒剂,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无毒的硫酸钡。治疗用硫酸钡口服,辅以强心剂等,或静脉注射硫酸钡(生理盐水),效果亦佳。此外,研究团队还根据动物试验,发现阿托品效力甚佳,即时用药可预防中毒。
1943年,杜公振和邓瑞麟教授总结完成《痹病之研究》工作报告。1944年5月,该报告获得应用科学著作1943年度学术奖励一等奖。
1941年6月某作者的科普文章,对钡盐导致痹病持怀疑态度。由此可见杜公振教授研究钡盐与痹病关系的重要性。
杜公振、邓瑞麟著《痹病之研究》获得1943年度学术奖励一等奖。
1975年,魏德祥教授参加肝片形吸虫病罕见重症病例的诊疗
1975年8月1日,恩施县23岁女员工向某从县城学校回鸦鹊公社家里度暑假,2~3天后开始出现畏冷低热、咳嗽、胸痛、偶尔痰中带血丝,伴有持续腹部隐痛。其两个弟弟一周内也相继发病,病情与其姐姐大致相同。
在当地卫生院,向某被疑为“结核”,抗结核治疗10天,体温继续升高到39度,乃转至地区医院检查。胸片显示右上肺片状阴影、左侧气胸,继续用异菸肼、P.A.S.及链霉素等治疗10天仍无效,乃改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治疗5天仍无效,又改用中药治疗4天仍未见好转。9月13~22日又改用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氢化考的松治疗一周,体温仍不降。体查肝压痛明显,超声波检查考虑“阿米巴肝脓肿”。9月28日改用灭滴灵和土霉素治疗16天,并用中药及其它支持疗法,疗效仍不明显,中途第9天加用氯喹啉共11天,病情继续恶化,进行性消瘦、贫血、腹胀并出现腹水,考虑为金葡败血症,乃于10月19日转来武汉医学院附二院(即同济医院)治疗。
患者向某入住本院时距离当初发病已有两个半月之久,面色苍白,消瘦,呈恶病质,胸腔积液,腹水,心电图显示心肌受损。腹水癌细胞阴性,粪检寄生虫阴性。经讨论考虑为某种原因不明的感染性疾病,先用新青Ⅱ 、卡那霉素及氯霉素等抗感染治疗,隔 2~4日输血一次,加强支持疗法。入院后未再发热,但一般情况日趋恶化,极度衰竭,表情淡漠,皮肤逐渐出现出血斑点。因患者的弟弟同时住本院治疗,11月10日对其弟行剖腹探查,肝脏活检病理报告怀疑为斯氏肺吸虫病侵犯肝脏,但未见虫卵及虫体。
为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内科、寄生虫学和病理三学科进行了会诊。寄生虫学专家魏德祥教授提出,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流行病学及其弟弟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断定为寄生虫病。可能是:1.肺吸虫病(特别是斯氏肺吸虫病),但姐弟二人都无游走性皮下结节,未住院的弟弟也无肺吸虫病明显佐证。均不能确诊为斯氏肺吸虫病。2.肝片形吸虫病,因人不是本虫的适宜宿主,通常感染是偶然性的,感染虫数少时大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有腹痛、低烧、风疹等,重者可有高烧、腹痛、肝肿大、贫血等。本病例重度感染,多次粪检阴性,同时发病三人,病情复杂难以准确判断。3.肝吸虫或肝包虫,但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与本病不符。会诊后,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认为患者有肺吸虫病的可能,于是自15日晚开始对向某进行别丁治疗,仍无效,于11月20日死亡。
为了追根溯源,魏德祥教授参与了向某的尸检,并汇报了尸检中的寄生虫学检查结果:肝脏表面检获活的未成熟肝片形吸虫1条、肝脏切面的肝胆管和脓肿中挤出38条肝片形吸虫、十二指肠肠腔中检出2条肝片形吸虫、脾脏检出未成熟肝片形吸虫1条。在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检出少量肝片形吸虫卵,这是在患者生前未曾查到的。
由于尸检显示向某死于肝片形吸虫重度感染,医生分析其两个弟弟也是感染了肝片形吸虫而发病,经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患者得以康复。
魏德祥教授进而对这一罕见的肝片形吸虫病重度感染并家庭聚集感染案例进行了相关知识的介绍和总结反思。肝片形吸虫成虫寄生于羊、牛肝胆管内,虫卵从终宿主粪便中排出,入水孵出毛蚴,钻入锥实螺体进行无性生殖发育为尾蚴,发育成熟的尾蚴逸出螺体,附着于水生植物如水红菱等表面形成囊蚴,牛羊等动物吞食含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人通过这个途径感染较少见。在这个案例中,姐弟三人同时重度感染本病,这一事实告诫我们,即使是极为罕见的寄生虫病,也应高度警惕。肝片形吸虫与肺吸虫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深入慎思,仍有细微鉴别处。肝片形吸虫感染游走性结节少见,感染两三个月不易查到虫卵,对肝脏损害较重,血象变化较大,有生食水生植物或水生植物污染的食物史。经当地医院流行病学调查,此肝片形吸虫病家庭聚集感染者生活的恩施县牧区,患者平时有喝生水的习惯。
向某尸检病肝标本,现珍藏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寄生虫标本陈列室
参考文献
1.姚永政,祝海如.镇江住血虫病调查报告书.中华医学杂志.1935.21(4)
2.姚永政.宜兴之血吸虫病.中华医学杂志.1936.22(9).
3.姚永政.广西宾阳之血吸虫及虫之新钟中间宿主.同济医学季刊.1940.7(3)(战时复刊号)
4.杜公振.川南之马脚瘟(即痹病).战时医政.1941.3(8-9).p.1-8
5.杜公振.桥盐含钡问题.西南医学杂志.1942.2(2).p.37
6.杜公振.痹病:川南之严重地方病.现代医学.1944.1.(1).p6-13
7.附属二院内科教研室.寄生虫学教研室.病理学教研室.发热、恶液质、肝大、腹水.武汉医学院学报.1977年第3期.
来源:伟德vb方正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