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伟德vb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不断取得突破。2月,《Science》在线发表张冬雷教授第一作者研究论文;3月,《Nature》在线发表韩芸耘教授第一作者研究论文;4月,基础医学完成学科国际评估,明确了学科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扩大国际影响力;5月,学子获得第五届全国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4项和团体优胜奖,获奖数居全国第一;9月,“第四届国际神经疾病大会暨2018脑网络结构与功能国际高峰论坛”成功举办;11月,研究生规划教材编写取得佳绩,第一届海外东湖论坛举办;12月,陈建国教授获2018年度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史岸冰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填补学院15年来该项目空白……
伟德vb厚积薄发,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路上已然扬帆起航。
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的核心与基础,对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和推动医学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段时期受体制机制、发展导向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公司基础医学的发展相对缓慢。2014年,公司党委完成公司领导班子换届,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鲁友明教授担任伟德vb经理,基础医学再起新征程。2016年,党中央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紧随其后,医教协同、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和基础学科拔尖员工培养计划2.0等项目先后实施,基础医学迎来难得发展机遇。2017年,公司基础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对历经沉浮而又逐渐复苏的基础医学,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这五年,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发展定位和目标。2017年制定基础医学“双一流”团队建设方案,2018年开展了基础医学学科国际评估,对标对表开展学科发展诊断。由此,学院进一步梳理了学科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基础医学面向医员工命科学前沿和人类健康重大需求,聚焦重大疾病研究,围绕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核心任务,以脑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与肿瘤学、病毒与微生物学等五大重点发展方向为支撑,致力于打造未来医学科学家培养摇篮,建成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学科。2018年,在上海软科学发布的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中,公司基础医学入围世界前200位,居国内第3位。
这五年,学院重点抓住了人才队伍这个第一资源。推动学科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学院紧紧围绕重点发展方向,紧盯CNS论文作者,开展精准引才,重点引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每年公司党政主要负责人均赴海外专程开展人才招聘。2018年伟德vb第一届海外东湖论坛(新奥尔良站)举办,40名海外学子参会,现场签约16人;“东湖论坛”已经成为常态化,每月有数位青年学者受邀来院面试讲学,平均每年30人左右。近五年,学院共引进教师43人,其中34人来自海外,占比79%。通过快速补充,团队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在岗教师160人,其中具有海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占比77%,居全国第1。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2017年刘超红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8年史岸冰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目前教师队伍中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4人、学者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湖北省计划11人、湖北省学者8人。
这五年,学院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基础工程。公司基础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具有传统优势,在前四轮学科评估中,人才培养质量均居全国前4以内。据统计,在14门基础医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规划教材中,学院先后主编11门57本次。2018年,学院主编人卫社临床五年制第九轮规划教材2门,副主编2门,担任编委8人;1人担任研究生国家规划教材评审委员会常务委员,6人担任委员,3人担任教材主审,主编第三版研究生国家规划教材4门,副主编1门;建设各类国家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7门,建成7门慕课课程,其中1门获批国家级慕课。在五届全国老员工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学子获一等奖15项,获奖总数居全国第一。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启实体化运行模式。2018年,陈建国教授牵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同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另2项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这五年,学院不断补强科学研究这个短板。近年来,基础医学学科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集聚了一批极具发展潜力和创新力的优秀人才,学院承接重大科研项目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成果呈现“井喷”之势,彻底改变了学院科研在国内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人才效应逐渐显现。近五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项目241项,累计合同经费1.7415亿元,特别是2016~2018连续三年实现三级跳,2016年科研合同经费首次突破3千万,2017年首次突破4千万,2018年首次突破5千万。2017年,鲁友明教授和陈建国教授分别牵头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实现学校医科创新群体零的突破。近五年,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重点重大项目共20项,创历史新高。在重大项目的支撑下,高水平论文不断涌现。2018年,韩芸耘教授在Nature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张冬雷教授在Science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实现学院在CNS主刊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近五年基础学者在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dicine、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 、Circulation、Journal of Clinical of Investigation、Molecular Psychiatry、Blood等影响因子10分以上期刊(含PNAS)发表论文共35篇。“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获武汉市政府支持,为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打下坚实基础。近五年获教育部、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各1项。
这五年,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2017年,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一院一校”合作稳步推进,在双方互派员工短期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实施“3+1+1”双校园项目,每年选派10位本科生赴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提升合作层次,扩大国际影响力。同时,学院扎实推进来华留学基地建设,建成全英文网站,为医学职工开设全英文课程14门。“国际神经疾病大会”连续举办四届,海内外院士及知名学者参会,使学院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提升。国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平均每年接待海外来访80余人次,师生出国交流70余人次。
公司基础医学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学科始创于1907年,至今已有111年历史。学科曾拥有李赋京、梁之彦、谢毓晋、杨述祖、姚永政等5位国家一级教授,杰出员工杨宝峰、周宏灏、侯云德、梁伯强、吴旻等当选中国两院院士(学部委员),武忠弼入选德国科学院院士。老一辈基础医学专家在血吸虫病、烧热病、低钾软病、西汉古尸研究等重大疾病或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医学人才培养和教材编写方面引领国内医学发展。
我们传承了老一辈基础医学专家精神,严谨求实,砥砺奋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任重道远,重塑同济辉煌,我们仍需精心谋划,不断前行。
一是打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流医学人才。纵观110多年的发展史,在世界范围内留下“同济”深深烙印的是我们杰出的本科教育和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建设一流本科专业,我们要坚持高起点做好医学科学实验班和基础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精英教育,全面推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构建全新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医学科学家;必须建设一流课程,我们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大力开展金课、慕课、实验课程建设,加强医学教育前后期贯通课程建设;必须编写一批精品本科教材,在若干方向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长学制教育,建设虚拟仿真国家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实践教育、研究型本科教育,形成可推广的示范性教育成果。
二是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研究,建设一流学科方向。坚持一条主线,聚焦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研究,围绕五大方向,我们要建成国家级重大研究基地或中心,形成特色和优势。响应国家脑计划,围绕神经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发展“脑科学”方向,建成世界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和中国的脑科学研究中心之一;围绕重大新药创制,发展“药理学与毒理学”方向,在创新药物研究上实现新突破,成为国际上该领域重要研究力量之一;围绕重大慢性疾病,发展“肿瘤与免疫学”方向,在重大慢性疾病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形成特色和优势;围绕重大传染、感染性疾病,发展“病毒学与微生物学”方向,在结核、乙肝、塞卡病毒等领域研究取得新突破,确立优势地位;强化医学新技术基础研究,发展“分子生物与遗传学”方向,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探索,争创原创性成果。
三是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流的团队队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竞争,核心是需要一流的团队队伍。我们要做足增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坚持精准引进、规模引进和按需引进,稳步扩大团队队伍规模,厚植发展基础;坚持精准培养、团队培养、交叉合作培养,形成团队队伍快速成长的良性机制,助力各类人才健康发展,尽快抢占各学科方向高地;依托转化医学研究院,打造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到2030年,基础医学学科力争实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人才总量达到60人左右。
四是坚持开放办院,赢得一流的国际声誉。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我们要深入推进“一院一校”计划实施,进一步拓展合作办学空间,推动国际合作提质提速。建设好来华职工基地,提高职工培养质量,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工招生规模,培养大批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才;深入开展国际教学科研合作,重点建好3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共同探究科技前沿,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成果;深度参与国际重要学术组织,更多科学家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重要职务或一流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等职务,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百余年来,一代一代基础人秉持“创新、严谨、求是、笃行”的实干精神,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新时代,基础人将继续发扬“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华中大精神和“同舟共济、开拓创新”同济精神,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矢志一流,为建设新时代卓越华中大,建成世界一流学科而努力奋斗!